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調節免疫功能應對過敏性鼻炎(圖)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冬季常有寒潮影響,氣溫不斷下降,多暴冷和霜凍。人們在室內活動時間增多,開窗通風換氣的次數和時間減少,就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。多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老慢支、肺氣腫、支氣管擴張、間質性肺病,還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。其中,過敏性鼻炎最常見,也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。


  

  補腎益肺治療鼻炎


  過敏性鼻炎,現在越來越多見。西醫的辦法無非兩個,一個是徹底躲開過敏原,一個是按住免疫系統和過敏原之間的“戰爭”,前者是脫敏,後者是抗過敏。可惜的是,只有因螨蟲引起的過敏,才有脫敏治療的辦法,而且治療過程需要二三年的時間。

  上海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麗新博士指出,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鼻炎和免疫狀態有很大的關系,工作比較勞累、本身又是過敏體質的人就很容易患上鼻炎。另外,大氣污染、住所附近有刺激的化工和污染品、居住在新裝修的房間等也容易引起鼻炎的發生。

  鼻子是上呼吸道的第一個門戶,屬於中醫所說的“肺”的上竅,而作為後天之本的“脾”,是“肺”的後盾,是“氣血生化之源”,脾氣和肺氣都包括西醫的免疫系統。因此,脾、肺氣虛時,免疫系統這條“防線”就不牢固了,過敏原、病毒細菌就可以趁虛而入,前者引起的就是“過敏性鼻炎”,後者引起的就是各種感冒和上、下呼吸道的感染,這也是為什麼過敏的人更容易感冒,感冒之後容易引發和加重“過敏性鼻炎”的原因。

  “對於過敏性鼻炎,中醫講究‘治病求本’,從調整患者體質出發,將治療的藥物和改善體質的藥物結合起來使用,從整體論治,從而把患者的免疫功能調理平衡,減少鼻炎的反復發作。從中醫角度來說,鼻炎患者多是肺氣虧虛,伴有脾腎兩虛。首先是肺氣虧,早上起來稍微受點風就打噴嚏、流鼻涕、容易出汗等都是肺氣虧虛衛外不固的表現;有的患者面色蒼白、氣短乏力、容易泄瀉、舌淡、有齒痕,這是肺脾虧虛的表現;有的人手腳怕冷、腰酸、後背寒、小便次數多,大多是腎虛的表現。”王麗新博士說。

  在中醫角度,肺腎密切相關,‘肺為氣之主、腎為氣之根’,肺部的很多問題,要用補腎的方法來解決,用培補腎陰、腎陽或陰陽雙補的方法來改善人體的免疫狀態,從而治療鼻炎、哮喘等肺部疾病。很多病人我們會肺脾腎一起補,患者的身體‘壯’了,西醫來講,免疫功能平衡了,鼻炎狀態就會得到較好的控制。”王麗新博士說。


  王麗新博士介紹,補肺的藥物包括:黨參、黃芪、白術、防風等;健脾的中藥可以選擇“四君子湯”;補腎的中藥有:淫羊藿、巴戟天、菟絲子、枸杞子、熟地、黃精等;針對鼻炎也會用一些辛溫開竅的中藥:白芷、辛夷、蒼耳子、柴胡等。此外,對於有痰濕的患者還要予以化痰祛濕,風熱犯肺的要予以清化風熱。總之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的不同,進行辨證論治。

  “作為保健來說,冬季在燉湯的時候我們可以放一些黨參、黃芪、山藥、茯苓、枸杞,即補肺又健脾。黃芪、白術、防風,這三個藥組成的簡單方子,就是現在可以在藥店買到的‘玉屏風散’,就是借黃芪之力建立人體的防御‘屏風’,也能夠起到補肺的作用。或者用黃芪10-15克,大棗三五枚,再配上藥店或者大型超市就可以買到的‘洗鼻器’。在現在這種天氣幹冷、過敏高發的季節,每天回家先用‘洗鼻器’洗洗鼻子,清除粘附在鼻腔中的過敏原以及病毒細菌,再用黃芪為主的藥物或者藥茶,構築牢固而堅實的防線。”王麗新博士說。

  保護好鼻黏膜

  “鼻炎和哮喘是同一個氣道的疾病,很多鼻炎的患者到了一定程度會誘發哮喘。我們有一個年輕女性患者,在松江讀大學,自幼有鼻炎、哮喘,長期使用吸入劑和噴鼻劑治療,她媽媽很重視她的病情,我們用中醫給她調理了一年,冬天也同時服用了膏方,目前基本哮喘和鼻炎處於不發的狀態。”王麗新博士說。“非常重要的是要早治療,在鼻炎初期的時候用中藥調理一兩個月就能夠見效。如果是多年的患者,祛病如抽絲,就需要慢慢的調理。”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    (其它新聞評論)
    評論1 大牛 2016-11-26 21:27
    基本上等於沒說!
    上一頁1下一頁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218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23 秒